咨询热线:0756-8812662
解读2.86亿元混凝土垄断罚单,分享企业反垄断法律需求与律师方案 更新日期: 2021-09-10 浏览:1048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的丰城市预拌混凝土协会及其会员企业垄断协议案,总计约2.86亿元的罚没金额创造了建材行业新的反垄断处罚记录。针对此案违法行为、调查过程、处理结果等涉及的相关要点、亮点,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反垄断法律事务部主任杜广普律师撰文进行了解读。(详见:2.86亿元建材行业创纪录反垄断罚单解读)

文章提到,“截至目前,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已公布了20余起建材行业垄断案件,罚没金额超过8亿元。无论是不断公布处理决定、处罚金额记录一再刷新的具体案件,还是今年年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对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涉嫌组织部分玻璃企业达成垄断协议行为立案调查 ,随后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学习贯彻<反垄断法>切实维护水泥市场公平竞争的通知》 等系列动作,都不断给建材行业从业者一再敲响了反垄断警钟。”“行业协会不能成为组织垄断协议的温床,更不能成为企业便利达成并实施垄断行为的工具。即使是在上下游市场环境出现较大变动,成本攀升,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也需严格避免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

此外,应无讼邀请,杜律师以“企业反垄断法律需求与律师方案——从2.86亿建材行业创纪录罚单谈起”为题进行了专题分享。除就该案进行解读外,杜律师还重点从“反垄断风险防控与事件应对”(守)和“反垄断作为解决方案的场景”(攻)两个角度进行了分享。

杜律师在分享中提到,企业应注意规避同行交流中的横向垄断协议、经销商管理中的纵向垄断协议等触碰《反垄断法》红线的行为,认识到实施垄断行为可能面临的严重法律后果(如没收违法所得、上一年度销售额1%到10%的罚款),通过建立完善合规体系等方式防控反垄断合规风险,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妥善应对反垄断合规风险事件。

杜律师还提到,在遇到不正常的原材料价格飙升、采购遇阻,违反上游销售管控遭处罚断供,客户大幅度压价、拒绝采购,遭遇地方保护、市场进入遇阻等情况下,企业可以考虑从反垄断的角度分析是否存在横向垄断协议、纵向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政垄断等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行为,通过向执法机构举报、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

今年5月,杜律师还曾以“互联网反垄断浪潮与律师实务”为主题在无讼进行了分享。

杜广普 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

执业领域:反垄断与竞争法、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争议解决及公益法律服务。

杜广普律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律硕士学位。杜律师长期为众多跨国公司、大中型国有及民营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主要包括经营者集中申报、协助应对反垄断调查、针对竞争对手及上游供应商涉嫌垄断行为的举报、反垄断合规咨询及内审、反垄断诉讼,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法律咨询、个人信息保护(隐私)政策咨询与制修订、专项合规评估,技术出口管制合规咨询等,主要涉及TMT、快消品、能源、化工、医药、食品、家电等领域。

1.jpg


咨询热线
咨询热线: 0756-8812662 0756-8812686
留言咨询
来访路线
公众号
小程序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