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开展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正式启动第二期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牵头的《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于2021年6月3日发布。显而易见,国家在大力推动企业合规改革。那么,从企业的角度,企业为什么要合规尤其是刑事合规呢?
一、企业合规是企业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同一个企业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子公司、分公司等机构必然被要求符合全球经贸规则、东道国的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乃至道德伦理的要求。而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行业监管乃至道德伦理的要求存在差异甚至存在很大差异。显然,跨国企业需要企业合规。而且,有跨国业务的企业也需要考虑可能存在前述要面对的问题。
其次,跨国企业乃至有跨国业务的企业的确需要应对美国的出口管制。中兴事件是个典型案例。2018年6月7日凌晨,美国商务部与中国中兴通讯公司达成新和解协议。
根据该协议,美国将解除对中兴的拒绝令,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中兴支付10亿美元罚款,另外准备4亿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如果中兴再次违反的话,4亿美元押金将被没收,而且美国商务部保有再次对中兴实施禁售令的权利;
(2)中兴在30天内更换董事会和管理层;
(3)中兴接受为期10年的美方选派的助理合规官。中兴通讯被美国制裁,有各种角度的解读。比如,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刻意打压等。但从企业的角度,合规是企业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美国出口管制体系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治理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常见的美国出口管制体系包括以下三种:
1. 美国商业部工业和安全司(Department of Commerce's 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主要负责出口管理条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简称EAR)的实施,对非军用(dual use, 包括民用)的产品和技术实行出口管制;
2. 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The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制定了一个庞大的指定制裁名单,用于具体实施美国的各类经济制裁;
3. 美国外交部的国防贸易控制署根据《美国国际军火交易条例》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s, 简称ITAR)针对军用产品和技术实行出口管制。一个公司一旦被认定违反美国出口管制的各类规定,会受到严厉的民事及刑事处罚,包括被列入制裁名单。中兴被美国商务部制裁的一个原因是其违反了美国对伊朗和朝鲜的禁令而向其出口受限产品。因而,任何美国或者海外个人或实体均不得向其出口(包括再出口和境外转运)受限产品,也不得用其他方式资助其获得受限产品。所有任何与中兴有业务来往的公司,可能都要进一步关注自身在美国出口管制法下的合规问题。(见中美贸易摩擦 | 中兴事件背后美国的合规监管体系分析及应对策略)
再次,企业合规管理乃至各种组织的合规管理存在通用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今年4月1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37301: 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Compliance management systems — 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实施。ISO 37301规定了组织建立、运行、维护和改进合规管理体系的要求,并提供了使用指南,适用于全球任何类型、规模、性质和行业的组织。合规管理体系通用要素的框架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要素性的合规管理体系,也可以说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国际标准。
最后,合规企业可以避免企业涉罪而衰败,并因治理结构的完善而获得高质量的发展。正如朱孝清副主任所说,企业贴上“犯罪”标签,有些方面上了黑名单,经营上的有些资格如竞标、贷款、争取项目、上市、进出口等资格可能被取消,上下线的业务渠道可能被中断,企业可能停工停产甚至破产倒闭,且带来的“水漾效应”不可避免地会对企业员工、股东、投资人、合作伙伴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利益造成损害。对此,笔者深以为然。中外既有的案例都表明,企业一旦贴上“犯罪”标签,往往很快就衰败了。企业合规尤其是针对性的刑事可以避免企业涉罪而衰败。
2021年6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四起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典型案例,涉案企业在刑事合规改革之后业绩均出现了增长或者重启了上市申报程序。涉案企业不仅存续,而且业绩得以增长,根源于企业治理结构得以完善,一定程度上营商环境得以改善。
具体如后:张家港市L公司、张某甲等人污染环境案,“通过开展合规建设,L公司实现了快速转型发展,逐步建立起完备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合规内控的管理体系,改变了野蛮粗放的发展运营模式,企业家和员工的责任感明显提高,企业抵御和防控经济风险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上海市A公司、B公司、关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涉案企业已经逐步建立合规审计、内部调查、合规举报等有效合规制度,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税收筹划。”王某某、林某某、刘某乙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案,“制定可行的合规管理规范,构建有效的合规组织体系,健全合规风险防范报告机制,弥补企业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漏洞,防止再次发生相同或者类似的违法犯罪。Y公司对内部架构和人员进行了重整,着手制定企业内部反舞弊和防止商业贿赂指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增加企业合规的专门人员。”新泰市J公司等建筑企业串通投标系列案件,“依法向住建部门提出对6家企业给予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同时建议对近年来建筑行业的招投标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摸排自查,净化建筑业招投标环境。”
二、涉罪前合规作为犯罪排除事由,涉罪企业可以无罪
从部门法的视角,合规可以分为刑事合规、行政合规、民事合规;从合规的时间点的视角,合规可以分为涉罪前合规和涉罪后合规。企业可因涉罪前合规建设排除罪过而不成立犯罪,只是涉罪员工成立犯罪。
雀巢公司的案子就是典型案例。郑某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案号:(2017)甘01刑终89号。
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之目的,在客观上实施了由本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决定的行为。雀巢公司政策、员工行为规范等证据证实,雀巢公司禁止员工从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各上诉人违反公司管理规定,为提升个人业绩而实施犯罪为个人行为。因此,本案中雀巢公司没有成立单位犯罪。道理很简单,雀巢公司涉罪前合规使雀巢公司没有单位犯罪的故意。
具体做法,我们可以看一下,可以作为合规建设的参考:
1.雀巢公司从不允许员工以非法方式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并且从不为此向员工、医务人员提供资金。
2.雀巢公司在《雀巢指示》以及《关于与保健系统关系的图文指引》等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医务专业人员不得进行金钱、物质引诱”。
3.对于这些规定要求,雀巢公司要求所有营养专员接受培训并签署承诺函。
4.医务渠道WHO在线测试成绩、测试卷、关于在高风险国家与医务专业人员和医疗保健机构交往的指示、员工奖金表,证实被告人郑某、杨某、李某某、杜某某、杨某某、孙某均参加雀巢公司不允许营养专员向医务人员支付费用获取公民信息的培训、测试。
5.雀巢公司的政策与指示、雀巢宪章、关于与卫生保健系统关系的图文指引,证实雀巢公司遵守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及卫生部门的规定,禁止员工向母亲发放婴儿配方奶粉免费样品、禁止向医务专业人员提供金钱或物质的奖励,以引诱其推销婴儿配方奶粉等。基于事前的合规建设使得企业没有罪过,涉罪企业不因员工的行为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而无罪。从而将员工的行为及责任与企业分割开来。
三、涉罪后合规,检察院可以对涉罪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
自2020年3月起,最高检在上海浦东、金山,江苏张家港,山东郯城,广东深圳南山、宝安等6家基层检察院开展企业合规改革第一期试点工作。试点检察院对民营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对于涉罪企业最大的激励是不起诉,而非减轻罚金等从宽处罚。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分离涉罪企业刑事责任与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但是,检察院不再追究涉罪企业的刑事责任而作出不起诉决定。当然,不妨碍追究企业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事实上,司法实务也的确对涉罪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
2021年6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四起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典型案例,有两起不起诉,其中一起不起诉+检察意见,一起不起诉+合规监管协议。两起不起诉分别如后:张家港市L公司、张某甲等人污染环境案,听证会后检察机关当场公开宣告不起诉决定,并依法向生态环境部门提出对该公司给予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新泰市J公司等建筑企业串通投标系列案件,检察机关当场公开宣告不起诉决定,并依法向住建部门提出对6家企业给予行政处罚的检察意见,同时建议对近年来建筑行业的招投标情况进行全面细致摸排自查,净化建筑业招投标环境。一起罚金如后:上海市A公司、B公司、关某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采纳检察机关全部量刑建议,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分别判处被告单位A公司罚金15万元,B公司罚金6万元。
综上,企业合规是企业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走向国际市场或者有国际业务的企业,企业合规是当然的“必修课”;企业合规是国家“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等对企业的具体要求。而且,涉罪前合规属于“治未病”,可以排除企业的犯罪;涉罪后合规属于“治已病”,检察院可以不起诉。从而避免企业因为刑事原因而衰败并因治理结构的完善而获得高质量的发展。
刘立慧律师
京师律所刑委会理事
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辩护研究中心秘书长
刑事合规法律事务部律师
刘立慧,律师,法学博士,副教授。